资讯详情

[往届赛事] 涂鸦者都是蝙蝠侠


  一位来自美国费城的21岁的涂鸦者这样描述涂鸦的乌托邦理想:"我看见我们居住在一座现代的巴比伦,这里(美国)充满了诱惑、罪恶、腐败、不公,我看见人们从这种麻木中醒来后,他们才会知道要破坏什么:他们的工作、他们的家和城市!这样,他们才会了解文化没有消失,至少,他们会见到一群孩子们在战斗着,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20世纪70年代初,在罐装喷漆随处可购得后,涂鸦发端于纽约地铁,这些来去无踪的作者既不是专业的艺术家,也不是艺术系的学生,而是街头少年。他们相互进行涂鸦竞赛,比拼谁的作品最多,谁的名头最响。他们在所有可能的公共场所将自己的名字或笔名"涂"在显眼位置,以此表达对成人权威的蔑视。
  在年轻的涂鸦者看来,他们在大城市阴影中的行动,带有蝙蝠侠拯救人类一样的义举,是匿名的不向权利低头的英雄。他们不断向庞大城市的地上文明发起文字进攻,还要像游击战士一样躲避警察的追逐。
  出人意外的是,追逐在警察之后的竟是攥着大把美元的画商。
  1971年《时代周刊》发现并采访了纽约的涂鸦小组Taki 183,试图解释这种新的文化现象。在文章发表一年内,上百位涂鸦作者如暴风雨般涌现纽约街头,涂鸦艺术最疯狂、最灿烂的时期来临。精明的纽约画商自然不会放过发掘明星的机会,很快,涂鸦从黑人街区和地铁走进了美术馆,最为有名的是:让·米歇尔·巴斯克雅、基思·哈林和肯尼·沙夫。
  在被互联网、电子乐、迷药和现代战争充斥的今天,在不断涌现的水泥墙面上,涂鸦仍然以他们自己的方式书写着时代的口号。2004年4月,伦敦颇有名气的涂鸦艺术家班克西就偷偷将他的作品带到了自然历史博物馆,那是一只戴着太阳镜,背着帆布包的死老鼠。它的一只爪子握着麦克风,脚下有一瓶微型的汽车喷漆,头上还有一句涂鸦风格的标语:我们的时代就要来临。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 推荐文章
作为“问题青少年”的涂鸦艺术家

在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一些被压抑的阶层,借助涂鸦这种方式,在大街小巷的墙壁上进行涂鸦,发泄内心不满以及情绪。这种基于心理冲动创造出来的涂鸦作品,带有强烈的反叛色彩,具有反传统、反社会的倾向,表达了他们反抗体制、表达不满、控诉社会的态度。无论是他们涂鸦的场所,还是涂鸦的内容,都表现出很强的针对性和反判性,这无疑会对公共空间、城市环境形成一种冒犯。

2021-02-23
作为“问题青少年”的涂鸦艺术家
涂鸦艺术的堕落

随着涂鸦艺术的影响越来越大,城市涂鸦已经与其发生状态有了很大不同,它最初是表现了一种民间力量。后来,这种涂鸦艺术逐渐引起了各方人士的关注,一些艺术经纪人、学院派艺术家也参与进来,将艺术性渗入其中,涂鸦艺术慢慢弱化了其反判性,变得风格化起来。在各方人士的参与中,专业涂鸦团体纷纷出现,涂鸦艺术甚至进驻画廊、博物馆,由"民间艺术"转变成为"雅艺术",供人投资、收藏,涂鸦艺术在西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迎来了它的"辉煌期",但这种辉煌是以丧失其生命力为代价的。

2021-02-23
涂鸦艺术的堕落
中国涂鸦的不可能性

近年来中国城市街头的也出现了一些涂鸦作品,但大部分艺术水准不高,在艺术风格上更多的是对国外涂鸦艺术的模仿,与中国关系并不大。中国为什么不可能产生自己的涂鸦艺术?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原因:

2021-02-23
中国涂鸦的不可能性

Copyright © 2009-2025 QUANXI. All Rights Reserved